為“北疆基層黨建亮麗風景線”增添色彩
首頁 黨史博覽 興安黨史

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

2015-09-30 09:50 興安盟黨史辦

好仁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_副本

興安盟地區日軍飛機包較為集中,其中以好仁、五岔溝最具代表性。在科爾沁右翼前旗好仁蘇木一片比較開闊的山間丘陵上,略呈半橢圓狀的日軍飛機包隨山就勢,一字排開。它們獨特的造型、堅固的構造,吸引著過往游客的目光。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飛機包,仿佛也在無言地訴說著那場慘烈的戰斗。

1945年8月9日,蘇軍向日本關東軍發起全面進攻。12日,好仁便納入蘇軍的控制范圍??罩袃瀯菔?ldquo;二戰”后期取勝的關鍵。蘇聯空軍組成集成編隊,對盤山公路、機場、跑道、彈藥庫等交通線路和軍事設施進行重點轟炸。飛機包當然是首當其沖。由于蘇聯空軍及時而準確的轟炸,使日軍飛機多數被封鎖在飛機包內;少數進入跑道的立刻成為眾矢之的,未等滑翔起飛便已支離破碎。機毀了,日軍又借助掩體、飛機包撤退到好仁大三家子以北。400余名日軍加緊構筑臨時工事,配上20余門山炮,居高臨下,以日本武士道精神作最后頑抗。

好仁是蘇軍第39集團軍打通白城至阿爾山一線必爭之地,事關全局,因此爭奪得異常激烈。三家子之戰持續4個小時。從西北側突入陣地的蘇軍將日軍趕下高地,陣地戰變成了追擊戰。好仁境內的金山屯、代合營子、聯合屯都留下了激戰的痕跡。至14日,這股日軍最終被全殲。

好仁日軍飛機包建于1944年,與五岔溝日軍飛機包規格結構無異,配置合理,陣容強大??谷諔馉幗Y束前夕,已喪失空中優勢的日軍仍不甘心,繼續執著地強化空軍,以圖一搏。令日軍未曾想到的是,他們的小型戰機連熱身的機會都完全失掉了,只留下了抗轟炸能力極強的飛機包擺在那里,成為日本法西斯侵華的鐵證。

二戰時期日偽軍的飛機場遺址,幾座廢棄的機庫散落在翠綠的草叢中,前邊的那座山梁上點綴著吃草的牛羊和騎馬的牧民,那種田園牧歌般的景色讓人們怎么也不會想到上個世紀在這里發生了什么。

編輯:楊柳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