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北疆基層黨建亮麗風景線”增添色彩
首頁 黨史博覽 黨史百科

楊家溝:從這里吹響奪取全國勝利的進軍號角

2021-11-12 15:45 學習時報

 趙耀宏 王東倉

米脂縣楊家溝是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的最后一站。1947年11月,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來到這里,在4個多月的時間里指揮全國解放戰爭和西北戰場取得重大勝利,領導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十二月會議,向全黨發出“曙光就在前面,我們應當努力”的偉大號召,為爭取人民解放作出巨大貢獻。也正是在楊家溝,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吹響了奪取全國勝利的進軍號角,有力地推動了中國革命走向必然的勝利。

培育了一支“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的黨員干部隊伍

1947年,陜北由于戰爭和自然災害,群眾的生活十分艱苦。來到楊家溝后,中共中央決定每人每天從口糧中節約一兩糧食,幫助群眾度荒,以實際行動落實毛澤東此前“一定要把群眾的生活和生產切切實實地安排好”的指示。

正是通過這樣的率先垂范,我們黨培育出一支“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的黨員干部隊伍。他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充分相信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戰勝一切困難;他們始終堅持“黨的利益在第一位”,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他們始終堅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這一面”,忠實地實踐黨的群眾路線,不當“官”和“老爺”,走出“衙門”,深入基層,關心群眾,真正為群眾想辦法、辦實事,得到群眾的擁護與支持。

掌握了“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這個關鍵因素

中國共產黨的政策與策略是否正確,是黨領導中國革命能否取得勝利的關鍵。正因為如此,毛澤東在楊家溝鄭重強調:“只有黨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軌,中國革命才有勝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各級領導同志務必充分注意,萬萬不可粗心大意。”

黨中央在楊家溝糾正實踐中的各種偏向,制定了正確的政策與策略,以強大的執行力為革命勝利提供根本保障。毛澤東在十二月會議上所作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報告中,闡明了我們黨奪取全國政權的軍事、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方針和政策。在經濟上,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在政治上,聯合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同時,在軍事上,深刻把握中國革命戰爭的基本規律,總結出著名的十大軍事原則,并對黨的建設、土地改革等各項工作作出具體的政策規定。

進一步解決了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問題

黨中央進駐楊家溝前后,革命形勢有了極大的發展變化,許多解放區連成一片,許多城市解放或者即將解放,人民解放軍和人民解放戰爭的正規性程度大為提高,全國勝利在望。這一形勢要求黨迅速采取措施,克服存在于黨內和軍隊內的任何無紀律無政府狀態,把一切必須和可能集中的權力集中于中央。為此,中共中央采取兩項主要措施。

一是加強紀律建設。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告誡全黨:“沒有統一紀律,沒有民主集中制,沒有民主或者沒有集中都不行。”為了強化軍隊紀律建設,中央特別重視軍隊的紀律教育,1946年7月12日中共中央發出《注意加強部隊紀律教育》的決定,要求各部隊“必須進行一次公開的全體的紀律教育”,使一切指戰員遵守政治紀律,給人民以良好影響。

可是隨著革命形勢的不斷發展,新情況引發了新問題。1948年1月,黨中央接到我軍攻克高家堡時發生亂沒收、亂攤派等破壞紀律事件的報告。毛澤東在報告上作如下批語:“我軍到任何地方,原則上不許沒收任何商店及向任何商人捐款。官僚資本,在該地成為根據地時,亦只許由民主政府接收經營,不許軍隊沒收或破壞。軍隊給養應取給于敵人倉庫、地主階級、土地稅及政府向商人征收之正當的營業稅及關稅。沒收敵軍官佐家屬的財產,亦是完全錯誤的。高家堡破壞紀律的行為,應追究責任,并向全軍施行政策教育與紀律教育。”把政策教育與紀律結合起來,才能使干部戰士在充分理解政策的基礎上更加堅決地執行紀律,使紀律建設更趨完善。

二是建立報告制度。1948年1月,革命進入新的高潮之際,加強中央與各級黨組織聯系、強化集中統一領導的極端重要性也更加凸顯。關鍵時刻,中央卻發現,仍然有一些(不是一切)中央局和分局的同志,不認識事先或事后向中央作報告并請求指示的必要和重要性,或僅僅作了一些技術性的報告和請示,以致中央不明了或者不充分明了他們重要的(不是次要的或技術性的)活動和政策的內容,因而發生了某些不可挽救的、或難以挽救的、或能夠挽救但已受了損失的事情。

為了反映情況,使中央有可能在事先或事后幫助各地不犯或少犯錯誤,爭取革命戰爭更加偉大的勝利起見,黨中央作出關于建立報告制度的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書記親自動手每兩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綜合報告,并對報告內容、篇幅、文風、報送方式等提出規范要求。通過建立報告制度來強化政治規矩,有效解決無紀律、無政府等問題,為維護中央權威、加強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保證革命走向勝利奠定堅實的政治基礎。

堅持實事求是的統一戰線政策,最大程度孤立敵人、壯大自己

統一戰線是我們黨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之一,是黨的傳家寶。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轉向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中共中央在楊家溝進一步總結歷史經驗,采取有力措施,堅持實事求是,完善統一戰線政策,形成推動革命勝利的強大合力。

一方面堅持實事求是,糾正錯誤傾向。其一是糾正對敵人估計過高、懼怕到國民黨區域作戰等右的錯誤傾向,提倡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其二是糾正對中間分子的模糊認識。其三是在土地問題上糾正“左”的錯誤,避免對中農采取任何冒險政策。

另一方面妥善處理革命統一戰線中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關系。中共中央《關于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中明確強調:領導的階級和政黨,要實現自己對于被領導的階級、階層、政黨和人民團體的領導,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甲)率領被領導者(同盟者)向著共同敵人作堅決的斗爭,并取得勝利;(乙)對被領導者給以物質福利,至少不損害其利益,同時對被領導者給以政治教育。以領導中農為例,既要率領中農向封建階級作堅決斗爭并取得勝利以防止其動搖,又要以地主土地財產的一部分分配給貧困中農,還要保障富裕中農的利益不受損害,吸收中農積極分子參加區鄉政府工作,對其土地稅和戰爭勤務等方面負擔也要保持公道,同時給予適當政治教育等。

編輯:周揚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