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北疆基層黨建亮麗風景線”增添色彩
首頁 要聞 盟內要聞

把宣講內容“滴灌”到群眾心田

2023-03-21 15:51 興安日報

興安日報記者 包文鼎 通訊員 李雪

“我們將繼續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方式’的工作思路,在各領域、各層面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把‘大主題’轉化為‘小故事’,讓宣講更真實、更親切、更有說服力,讓全旗各族干部群眾享受紅色精神的洗禮。”“彩虹”理論宣講團“志愿紅”宣講小分隊成員、扎賚特旗委黨校教師王秀麗說。

“彩虹”理論宣講團是由扎賚特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著力打造的理論宣講志愿服務活動的一支新生力量,于今年1月正式組建,成立“志愿紅”“青年黃”“軍人綠”“制服藍”“先鋒銀”“醫護白”“文藝粉”七支宣講小分隊,深入機關、村屯、社區、企業、軍營、學校、家庭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講,傳播黨的聲音。

近日,“志愿紅”宣講小分隊來到扎賚特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把黨的“好聲音”送到群眾身邊。宣講以紅色經典故事《相思樹》作為開場,扎賚特旗委黨校教師王秀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居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居民針對就業、就醫等民生問題現場提問,老師結合實際進行交流解答,并向居民發放全民國防教育知識宣傳單,現場氣氛活躍。“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們了解了更多養老、就醫方面的內容,深刻感受到黨對人民的關注,我們對未來的生活更有信心了。”居民江海燕說。

連日來,“彩虹”理論宣講團各小分隊充分發揮作用,積極進行宣講,“青年黃”宣講小分隊走進學校,通過講雷鋒故事、聽志愿先鋒分享服務經歷等,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雷鋒精神落地開花;“軍人綠”宣講小分隊結合退役軍人臨時救助、優撫資金發放、優待證辦理等相關政策,加深退役軍人群體對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容的認識與理解,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幸福感、獲得感;“制服藍”宣講小分隊用家常話與群眾交流互動,把理論說實、講“活”,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文化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平安建設中;“先鋒銀”宣講小分隊宣講員——自治區道德模范陳建鈞、內蒙古身邊好人顧劍南、內蒙古好人王樹森走進多蘭社區,為群眾進行事跡宣講;“醫護白”宣講小分隊在孕婦學校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與婦女群眾及其家屬面對面談認識、談感悟、談體會,切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婦女群眾及其家庭中落地生根;“文藝粉”宣講小分隊緊扣“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主題,幫助扎賚特旗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員進一步夯實理論基礎,凝聚思想共識。

截至目前,“彩虹”理論宣講團已開展宣講活動80余場次。從過去5年的工作、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到扎賚特旗5年發展歷程,他們把理論融入閑談,把“講道理”和“講故事”結合起來,把“普通話”和“地方話”結合起來,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自己,并不斷探索更切合群眾實際的模式和內容,讓宣講更具吸引力和實用性。

“作為基層檢察干警,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不僅要做見諸行動的表率,也要做好黨的聲音的傳遞員。在宣講過程中,我們既要堅持全面準確、原汁原味地講,也要結合檢察工作有特色地講,要為群眾講清楚、說明白,不斷探索創新形式,依托新媒體平臺,擴大宣傳宣講范圍和受眾,切實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細、落實。”“制服藍”宣講小分隊成員、扎賚特旗人民檢察院政工科趙瑋說。

“作為宣講團成員,我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學習掌握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發揮志愿服務作用,結合實際,不斷創新宣講方式方法,講出深度、講出特色、講出力量,讓受眾能夠聽得懂、吃得透。”“志愿紅”宣講小分隊成員、青蘋果志愿者協會志愿者張曉榮說。

“彩虹”理論宣講團將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廣泛發動各支隊伍力量,多領域、多層面持續深入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以文明實踐活動為載體,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走進千家萬戶,讓宣講零距離、高成效、潤民心。

編輯:趙燁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