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物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破解小區無物業難題
“紅色物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破解小區無物業難題
烏蘭浩特市委組織部
烏蘭浩特市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組織工作“揭榜領題”和盟委組織部“三本清單”任務要求,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領題項目,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探索開展黨建引領“紅色物業”,通過依靠黨組織,聯合主管部門,聯系共建單位、轄區單位,發動居民黨員,帶動社區群眾,引導社會力量,有效破解小區物業管理難題。
一、建立物業管理服務三級工作機構
將“紅色物業”作為“書記項目”部署推動,列入108件民生實事面向社會公開承諾。一是成立副科級事業單位“物業服務中心”,為其劃撥35個事業編,負責老舊小區改造、服務管理物業公司。二是在街道層面成立綜合管理辦公室,選派3人專門負責物業工作,其中,由物業服務中心選派9名有物業管理工作經驗的事業編干部,連人帶編下派給各街道,為街道配備專門的物業管理人才。三是成立國有物業服務企業承擔老舊小區物業“兜底”服務,通過黨建引領,全面加強物業企業管理,不斷夯實“紅色物業”的基層基礎。
烏蘭浩特市鐵西街青松社區議事協商會議
二、采取小區分類治理三種工作模式
結合實際,按照“市場化、代管式、自治型”三種模式,針對小區有無物業情況分類施策、“對癥開方”。在有物業小區重點抓黨組織領導下的物業良性運轉,推行“市場化”模式,通過黨組織引領,多方聯動,提升服務水平,保障企業經營,孵化物業黨支部,助推物業企業提檔升級。在無物業小區重點抓業委會組建和物業引入工作,推行“代管式、自治型”2種模式,對于基礎條件較好,居民有選聘物業意愿,社區臨時代管的小區,社區黨組織引導黨員進入業主委員會,通過法定程序引入物業企業;對于基礎條件過差,暫不具備引入物業條件的小區,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組織居民自治管理。
和平街紅勝家園居民議事大會
三、搭建群眾廣泛參與三級工作平臺
實施“十百千萬強基工程”,升級打造“十”個示范型社區、“十”個提升型社區,通過抓兩頭帶中間,強化黨群服務中心功能,發揮核心帶動作用。新建“百”個黨群服務站,在居民密集小區、商圈樓宇、問題集中的居民小區,集中力量打造紅色物業黨群服務站,延伸城市管理和服務觸角。設立“千”個網格黨組織,進一步細分城市治理網格,把黨組織建在網格上。選強“萬”名黨群單元長,發動在職黨員、居民黨員參與社區“微治理”。依托“十百千萬強基工程”,進一步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形成街道社區自上而下傳導政策,居民群眾自下而上反饋問題的快速通道,構建“黨建引領、上下聯動、多方參與”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愛國街金山小區紅色物業黨群服務站
四、實行“六步法”規范組建運轉流程
為確保紅色物業組建工作有遵循、有標準,制定“六步”流程圖,細化階段任務。一是紅色物業啟動,由街道黨工委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社區黨組織落實,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二是組建紅色物業籌委會,社區黨組織牽頭,發動網格黨組織成員、樓棟長單元長、居民代表等組建籌委會。三是成立紅色業委會,在紅色籌委會統籌調動下,引導黨員和居民代表通過法定程序當選業委會成員,再通過法定程序引入物業企業。四是物業服務運轉,采取社區黨組織聯系、紅色業委會監管、網格黨組織參與等形式,促進物業企業黨建與服務雙提升。五是建立紅色物業黨組織,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協助企業解決問題、壯大企業黨員隊伍、引導企業開展公益、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六是建立物業企業黨支部,強化對物業企業黨員的培養,擴大組織覆蓋,并以創建紅色物業示范黨組織為契機,通過優秀企業示范帶動其他物業服務企業整體健康發展。
新城街黨工委紅色物業專題會議
啟動“紅色物業”以來,累計建成“紅色物業”黨群服務站64個,成立小區“紅色物業”黨組織490個,現有小區514個,其中有物業小區418個,物業代管小區37個,物業覆蓋率從40%上升為88.5%。紅色物業相關做法得到自治區主要領導批示,理論研討文章在自治區實踐雜志刊登,宣傳稿件被人民日報、內蒙古日報、草原客戶端等媒體采用。
編輯:趙燁